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实用教育技术
博文>>>https://mp.weixin.qq.com/s/wSyvfysKwS4bDksin8HgOw
“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理应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把劳动者从过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后,从校长、副校长、中层领导到众多教师,却仍然感到工作繁忙和紧张。这是为何呢?真的是现代教育技术让教师更忙了吗?
观点一
有观点认为,教师越来越忙并不能怪现代教育技术,而是教育行政部门用错了力,模式化的教学改革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诸多无谓的劳动,分散了教育工作者的精力,使得他们的工作变得繁琐。
在没有电脑、打印机和网络的时代,教师凝心聚力盯着教学。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背景下,也不能说是教师不投入教学,他们确实很忙。为准备一节课,在网上备课、下载课件、制作课件,等等,花的时间更多。
教师的工作永远忙,但现在教师的忙,与上一辈老教师那时的忙,在我看来,有很大的不同。有一个问题确实应当引起我们重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信息流强势猛冲,诸多模式化的教学改革,左右着学校教师的教学。
学校的定力不稳,教师的定力飘忽,今天这个模式,明天那个理念;今天这个“创建”,明天那个“争创”,教育整体的外部态势是跟风而进,没有更好地为教师提供一个心态平和、幸福教书的空间。(葛昌明,《教育技术现代化了 为何我们还那么忙》,中国青年报)
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不但没有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而且平白无故地为学校管理者增加诸多无谓的劳动,分散教育工作者的精力,这并不能怪信息技术本身,要怪只能怪教育行政部门用错了力。
要真正解放学校,给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就必须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技术为行政管理松绑。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关键在用,用在何处,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审视思考。诸如,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完善区域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系统平台全面展现,涵盖学校资源建设、质量监测、学生评价、教师档案、教研活动等多个方面。
教育主管部门依托平台,可以对学校管理实施科学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指导与监管,实现一校一策,提高管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省去学校应付繁重行政负担的苦恼。(许艳丽,《信息技术不该为教师增添新负担》,蒲公英评论网)
观点二
也有观点认为,管理者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过度且盲目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没有解放老师,反而绑架了老师,让其更加忙碌,甚至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奴隶”。
把班会课的图片发到QQ群里,就能证明班主任在正儿八经地上班会课?
把同样的一篇反思重复贴到不同的个人空间里,就是在使用信息技术?
完善了学校网站建设、成功创建了数字化校园,学校就实现了教育现代化?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学校为何要出台这些规定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管理者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理解过于片面化,将工作重点放在网站建设、个人空间完善等数字化外显形式上,以为网站内容丰富、教师个人空间充实就是搞好了信息化;以为让教师用QQ传班会、教学照片等就是现代化管理。
当然也有领导者可能是为了督促教师尽快熟练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技能,可是,用心虽良苦,但措施却“笨拙”,其结果注定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解放老师,反而绑架了老师,让其更加忙碌,甚至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奴隶”。(罗义安,《对信息技术的盲目崇拜,是导致教师更忙的主因》,蒲公英评论网)
学校层面上,各种信息、文件的上传下达的确是方便快捷了,但需要完成的各种材料也随之多了起来,“月月送报表,年年填系统”的情形一点也不夸张。各种类型的检查、评比一波接一波。
刚完成文明校园申报评估,接着又来了“十大文明校园评比”;上半年创建“消防优秀单位”,下半年又得准备“依法治校先进学校”评选,诸如此类的大大小小“争创”与“评比”可算是层出不穷。
而且,这些活动除了要递交纸质申报材料外,还要在网络平台上完成,评选时还要组织发动师生、家长、群众进行网络投票……诚然,一些相关的创建工作确实很有必要,对学校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只是,这其中惨杂的不少“作秀”与浮夸的成分,已经偏离了活动的初衷,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教师个人层面上,网络与现代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衍生品”更是不胜枚举。
教学技能大赛、课例评比、优课评选等,都要制作课件、上传教学视频,且还要按规定的格式、大小等要求上传;要在网络上点评他人内容,规定了评论数不得少于多少条、每条不得少于多少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分享、交流、研讨、提升是必须的,但是不考虑实际情况作一刀切的强硬要求,对教师来说就成了一种折腾。一些教师因此被搞得焦头烂额,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甚至生活。(邝金山,《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何让教师“更忙”》,蒲公英评论网)
观点三
有评论者指出,教师的“忙”是其职业生涯的常态,与教育技术现代化无关。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工具,它本身无所谓好坏优劣,主要在于使用者如何把握尺度。
换个角度来思考,假如没有教育技术现代化,教师们是不是会不忙或者更悠闲?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教师的忙,或者说一个好老师的忙,应该是职业生涯的一个常态,这与教育技术现代化与否无关。有人之所以把“我们还那么忙”与教育技术现代化联系在一起,指出“多媒体上观课、电子白板上模拟课,等等,成为所谓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后遗症。大量冗余的信息在课堂上散发,诸多游离于教学的互动交流充斥课堂”,实际上说的是人们对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误用而非教育技术现代化本身的“原罪”。
在我看来,教育技术现代化是一种工具,它本身无所谓好坏优劣,用好了它就能助力教育教学,用不好它就可能会反受其害。
从当下来看,在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中,身居其中的教育工作者肯定要经历由不适到适应的过渡期,甚至要在“互联网+教育”的大潮中经历一番“呛水”的经历,方能学会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泳技”。(杨红星,《教师更忙和教育技术现代化并不矛盾》,蒲公英评论网)
观点四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包含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装备、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等的现代化。若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能力跟不上技术进步的脚步,制度的转变和内容方法也很难转变,现代化设备的运用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教育技术现代化了,为何有的人却更忙了?归根结底是一些地方,教育理念更新没有跟上技术进步的脚步,教育治理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升。
教育现代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信息化、技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手段,而教育观念现代化则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如果没有教育观念现代化,制度的转变和内容方法也很难转变,现代化装备的运用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教育管理能力现代化也是教育现代化重要命题,这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掉,落实学校的办学主体地位,推进“管办评”分离,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这样才能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对教师来说,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否则,屏幕取代了黑板、鼠标替代了粉笔,师生之间的互动却可能减少了,教师成为了“放映员”,而学生上课像在“看电影”。(杨三喜 ,《教育现代化不单指技术层面》,中国教育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络,原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将立即更正和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来自公众号“酷学实验室”